Wednesday, February 23, 2022

James Joyce文學班 中期回顧













課程剛過一半,香港情況的艱難,與JJ文學的漸趨艱難,竟有點扣連:

只有第一課是實體,之後變mixed mode,這兩周再變全zoom了。

只有頭兩堂是相對易讀、易討論的Dubliners,之後三堂是漸難的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選段,下周終於Ulysses,打大佬:)

兩者都是要不斷適應,世界本就不容易。

傳記家Richard Ellmann曾用 “Uncompromising”形容Joyce第一篇發表的故事 “The Sisters”,我想Joyce這 “Uncompromising”的傾向,明顯是一本比一本強。但細讀Dubliners還是很有意思,除可看Joyce寫法的演化,書中冒險與私奔這些元素,也貫穿他的人生和作品。

第二課討論的短篇 “An Encounter”我尤其喜歡。幾個小朋友打算逃學去冒險,見識一下真實的人生,誰知真實卻如此突兀,超出他們的英雄式想像——本來計劃到名為Pigeon House的發電站,卻遇上一個怪叔叔(有學者說這Pigeon有聖靈的指涉,本想找神,卻只找到變態佬)。

"An Encounter"原文在此,有興趣可看看:

https://www.gutenberg.org/files/2814/2814-h/2814-h.htm#chap02

同學D課後的一個電郵對這故事有些有趣引申,寫得很生猛。得他同意,引錄在此:

//我自己睇第一次覺得有趣既,係故事既「我」既內心矛盾:長期自以為成熟理性,處事圓滑(但又keep住會自我反省)。佢對唔同事情既描述都好似係先客觀/客套,甚至偏好,但其實佢根本唔係咁覺得,例如剛開始會以為Joe係佢童年既啟蒙,但其實係個大蝦細;佢每日都要玩既Indian battle,其實佢每次都輸;佢將呢個活動睇成 "difference of culture and constitution were waived“,只不過佢其實係淆底;佢對Mahony蝦細路打雀追貓都有種不以為然,去到最後一句終於先透露自己其實唔係咁鍾意佢;面對怪叔叔,佢又要扮鎮定應酬下佢先,等等等等...  相對地比較rough既 Mahony一早smell到danger已經bye bye你條尾。

阿祺再講多少少個政治社會背景之後,我就忍唔住揣測作者既政治隱喻,例如怪叔叔就好似影射緊一d politicians,表面就好decent, 有學識既形象(我輕輕wiki過Thomas Moore, Walter Scott 同 Lord Lytton,一個係Irish既Whig,一個係Scottish既Tory, 一個係English既Whig then Conservative —— 阿叔唔只買兩邊,係魚蝦蟹銅錢葫蘆雞買齊); 見你冇乜興趣就懶係 liberal 講下d開明思想(如果JJ咁直接將protestant同 cricket club之類放入文章,我覺得liberal直接影射緊個party都合理);最後骨子裡原來係有舖boy whipping癮。

如果用呢個角度睇返成篇文,我就會覺得好似講緊成個年輕既 home rule movement 裡面既唔同人既唔同encounter,有笠左水既,有覺得自己追求理性既,有敏銳直接而訴諸力量既。佢地對於adventure既想像,可能係自由美國,可能係成個世界;甚至有d可能走去了血統既追求(?)(有說green eye 在Celtic/Vikings較常見);然而一切係政治現實面前都顯得幼稚,真正既權力關係下,朝野就算係對movement較包容既一方,都只係nice warm whip。而講返movement既同路人,可能係去到最後,一d你曾經不以為然甚至睇唔起既,結果就成為你既依靠。//

我回覆說,「我咪話JJ少年時有個偶像叫Parnell推動Home Rule嘅,在佢scandal後被同伴和天主教會背叛之前,其實反而係被一啲更激進嘅愛爾蘭政治家嫌太保守,因他算係議會路線。(btw, JJ在愛爾蘭獨立運動都有反暴力的傾向)所以將三個小朋友讀成三種路線、反應,都幾有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