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蘇珏
在網上看到 “The Saddest Phras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最悲傷的英文片語是什麼?有幾個答案較特別。一個是 “If only”,「要是......就好了」。一個是 “What party?”,這party不是黨,是派對,沒被邀請的人才這樣問。另一個是“Back to school”,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何況還是今年,只有馬能安樂放暑假。
去年課堂說過一個關於馬的小故事。那天說起陶淵明,提到〈歸園田居〉「羈鳥戀舊林」那「羈」字的結構真妙,本就是右下角的一匹馬,沒事沒幹給人找捕,上面的「罒」不是四,而是個向下罩的網,纏住牠,左邊的「革」就是皮革器具,束縛牠。《說文》解「羈」作「馬絡頭也」,套在頭上,方向任人決定,失去自由。有此認知,加點想像,「不羈」的意思也就顯而易見:把「羈」的罒和革都「不」了,逐一刷掉,右下角的馬便不再瑟縮一角,還原為獨立一匹馬,雄立天地間,在曠野奔馳,或在草地滾來滾去。羈鳥還原為鳥,囚還原為人,「復得返自然」,回復身心的閒靜自主,不受制於「他然」。後來偶見有本談及中國藝術的書,把「無羈」譯做 “untrammelled”,沒見過,查字典才發現trammel既指魚網,也指套在馬腳教馬緩步的馬梏, "un”了他們,恰巧跟去掉罒和革的意思匹配。
身體上的羈絆顯而易見,要掙脫卻非易事。思想上的羈絆就更麻煩,如果說校園不准討論XX,你即時會想起什麼?討論不等於支持,但白色恐怖、互相監視和舉報,開學後恐怕會愈來愈多,更多的掣肘,更深的冷漠,若全都逆來順受,久而久之,世界只會變得愈來愈小,人就變成卡夫卡筆下那隻老鼠。
那故事名叫〈小寓言〉(A Little Fable),篇幅不足半版,只兩部分,先是老鼠的自述,慨嘆世界在每天縮小,開頭明明很大的,大得牠心慌,不斷跑,見到遠方有牆壁才稍為安心。但牆壁很快收窄,順著走,竟就到了最後的房間,角落還放著待自己走進的陷阱。「你只需改變方向。」貓說,然後把老鼠吃掉。故事完了,有何寓意?可能是「逃避自由」吧,才甘願由曠野走到樊籠裡,世界最終變得跟自己身體一樣小。令人悲傷的”If only”總是來得太遲。
陳馮富珍已倡議將「愛國愛港」列作教師任職的必備資格,一下虛晃,離下一步「愛黨」還會遠嗎?到時自然不用問:“What party?” 思想上的羈絆當然有另一層意義,包括名利、地位和各種造作,將習慣了的不自然拿走,往往需要極大覺察力,不簡單。
據說School的希臘文字源Schole指的是「閒暇」,這閒暇本來是在學校求真、用知識擺脫馬絡頭的偏見、學做人等等應有的氣氛,只因貨不對辦,“Back to school”才如此令人傷心,也方會有De-schooling的想法。沒有人想去掉閒暇,但許多從學校學回來的羈絆,卻應努力去掉,偷點閒,不讓世界縮小,把自己還原。
《蘋果日報》2019年8月31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