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夏天到了莫斯科,有天找了家網吧上網,見友人傳我這新聞片段:多次使普京丟臉、在世界盃決賽走進球場抗議的女子組合Pussy Riot,被拘禁十五天後,剛踏出監獄,就被待在門外的警察再次逮捕。鏡頭放在警察後方,影着監獄開門,幾個重獲自由的亮麗女子走出,面帶笑容,帶頭的還一記歡呼。警察過去說話,她們面容一變,哭了,即被推上警車,由喜至悲的過程不到一分鐘,卻見政權摧毀反抗者意志之熟練,再放出來不痴痴呆呆已算仁慈。
那幾天帶到途上的書剛看完,到書店,看見《共產主義興衰史》(The Rise and Fall of Communism),布朗(Archie Brown)著,哪有更適合在此地讀的書?買來看,發現曾被史太林蹂躪的,原來包括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這個蘇聯外交部長,或因二戰前席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Molotov-Ribbentrop Pact)和莫洛托夫雞尾酒(Molotov cocktail,即汽油彈)而聞名,經手的罪行害死的人不計其數,沒想過愛情故事也頗曲折。
書中那節名為「史太林及其圈子」。三十年代史太林對黨內進行大清洗後,領導階層人人自危,但獨裁者必如黑幫大佬,善用恐懼令左右手徹底馴服,且靠長年試探得知各人性格強弱處。
莫洛托夫的猶太裔妻子波林娜(Polina Zhemchuzhina)本是史太林在政治局內的副手,但風勢一變,當史太林的反猶傾向漸明,她在四八年即被開除黨籍。有意思是莫洛托夫的反應。他寫信給史太林,不為求情,而是道歉,因自己當日在投票將妻子開除出黨的會議上,投了棄權而非贊成票,追悔犯上政治錯誤,對權力的膜拜可把人心扭曲如此。一天後,波林娜即以叛國罪被逮捕,送往哈薩克的勞改營,史太林還命令二人離婚。她又怎反應?同樣是俯伏:「如果這是黨的要求,我們就應服從。」別以為二人感情淡泊,傳聞波林娜入獄後,莫洛托夫一直命傭人繼續煮二人晚餐,以茲記念。
到五三年,史太林把莫洛托夫的名字加進射殺名單,其妻已被囚接近四年。但同年三月史太林中風昏迷,黨內領導層又把莫洛托夫從冷宮拉出來,幾日後史太林死了,波林娜終於獲釋,傳聞又說她出來的首個問題即是「史太林怎樣?」知道他已死,便昏倒過去。在各個爭權逐利的政客中,布朗形容,唯有莫洛托夫基於原則仍忠於史太林路線,在史太林喪禮的幾個發言者中,也唯有他真正顯得哀傷。
《共產主義興衰史》可在俄羅斯銷售,但英國出土、當時在歐洲上映不久的黑色喜劇"The Death of Stalin"(港譯《弊傢伙!史太林死咗》)在俄卻成了禁片,拿偉大領袖的死來玩,生成器式的說法大概變成「西方電影人挑動民族矛盾別有用心的舉措」。莫斯科有藝術影院違禁放映,即被警察查封。
後來終有機會看《弊傢伙!史太林死咗》,拍得神彩飛揚,熟悉歷史卻無包袱,增減挪用,義無反顧地揶揄極權的荒謬,史太林暈倒在地,旁人也沒法張羅好醫生,因被懷疑想毒害領袖,都已統統殺掉,影射五三年初史太林反猶的「醫生案件」(Doctors' Plot)。電影當然也努力耻笑政客在繼承戰中的陰險滑稽,赫魯曉夫才能借機上台。
我特別留意戲中的莫洛托夫,在老狐狸群中,的確給描述得最清白,少野心。但這是無私和忠心,抑或只是早給史太林玩到透、個人意志被毀的結果?想了想,又覺得這套未必全是笑片,最不可笑的閒角,才最見獨裁的可怕。
《蘋果日報》專欄「無腔曲」2020年1月18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