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4, 2013

伊斯坦堡


【上篇】

上月〈博物館與帕慕克〉一文刊出後三天,我到了伊斯坦堡,從德心廣場(Taksim Square)外的長街下山,走進帕慕克(Orhan Pamuk)的「純真博物館」(Museum of Innocence)。社會與藝術,真實與虛構,室外室內,若即若離。先說博物館,再說大街。

到達伊斯坦堡是清晨五時許,在地鐵站門外待了半小時,才有首班進城的列車。因在飛機上睡得不好,第一天不打算太過辛勞,在旅館放下行裝,吃點東西,便去觸發示威的格茲公園(Gezi Park)附近一看。一出德心車站,已見一排警察圍在已封閉的文化中心外面。公園一角的草地上有標語和相片,悼念在示威中喪生的人,偶然也會看見反政府的塗鴉,但除此以外相當平靜,零零散散有些不知是露宿者還是閒來無事的人,在草地上樹蔭下躺着睡覺,不遠處則是幾片工地。

德心廣場(Taksim Square)的臨時設施都已拆走,早前在網上有音樂家領群眾唱“Bella Ciao”之「共和紀念碑」下,則是兜售餵白鴿的麵包糠之婦人。碑上有幾處灰色的塗抹,手工馬虎,顯然是為急急遮蓋反政府之標語。

沿電車路走下山,正是伊斯坦堡最繁盛之大街Istikal Caddesi,慢步個多小時,便見右面有一路牌,指示到“Museum of Innocence”之方向。路牌不起眼,卻一見認得,因早前曾見一網上照片,一警察正在這路牌底下,舉槍向通往 “Innocence”之路射催淚彈;前後並置,頗有諷刺意味。走下去的小巷長而窄,再到平地處,已是另一氣氛安閒之社區,有幾家賣舊物的店舖。我在一茶檔喝茶稍稍歇息,後來才發現似乎全土耳其都用同一款茶杯,玻璃造,沒耳仔,一個透明小葫蘆似的,放在小碟子上,旁邊是一粒方糖,兩下就喝完。坐下不久便有貓繞在腳邊,這也是之後在土耳其常有的經歷。

再走不久,就認得深紅色的「純真博物館」。雖無朝聖之心,我還是帶了《純真博物館》,因為有書在手,就不用另付入場費。翻到書中印有門票的一頁,售票員在票上的圓圈,蓋上一隻紅色的蝴蝶。問他,來的人通常有書在手嗎?他答,你是今天第七位人客,之前六位都有。入口處有一女子正與訪客認真交談,我以為她是職員,後來知道不是。

甫入門,即見牆上的兩段引錄。我站着抄下第一段,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柯爾律治(S. T. Coleridge)的話:“If a man could pass thro’ Paradise in Dream, and have a flower presented to him as a pledge that his Soul had really been there, and found that flower in his hand when he awoke – Aye? and then what?” 此話與博物館之構思,極為匹配。抄完就記起,小說開場其實正引用了這段夢入大觀園一般的話。

館不大,分四層,地面一層右邊有一個貼牆的大展箱,是小說中的女主角Fusun吸煙後遺下之煙頭,男主角Kemal將之一一收藏,分九年紀錄,展箱釘有煙頭四千餘支,每支列明日期,寫下與那煙頭有關之片言隻語。一樓是小說第一至五十一章之展箱,偶爾會有對物件的簡介,更多則是小說原文的引錄,觀看之間,有時會想起小說情節,有時則是隨意聯想。如看三十七號展箱,見一以小鐵鏈吊下來的白色塑膠圓柱體,便突然有種驚奇的感覺:為何一看而知,那就是舊日廁所水箱的拉水的把手?全無歧義,一眼認得,而且經已遠去。因為技術發展或品味改變,我們的廁所,早已不用這種高高在上的水箱,鐵鏈吊下來的把手自然一併消失。但物件引起這片刻的驚奇,大概就是帕慕克之關懷了。

逐層而上,二三樓是其他章數,有些展箱還未完成,用布簾封住。三樓還有帕慕克寫《純真博物館》之手稿,寫作經年,手稿數量亦多,一本本上下打開的A4筆記簿,底下放有一支支再無墨水的筆管。帕慕克在紙的兩面都寫了字,空白處有速寫,看他的散文集Other Colours時見識過他的畫風,頗可愛。因為版面有時太混亂,稿上也有帕慕克對打字員的提示。看手稿最大的感覺則是,書真是人寫出來的,尤其是這種欲為城市招魂的長篇小說,晨書暝寫,不知有幾多不為人知的刪塗,幾多無法記起的佳句,幾多個白白浪費的晚上,幾多個突然醒來的早晨。真是一件浩瀚的事情。

但在館中最有趣的經歷,可算是看完展覽才開始的。從樓上走回地面,便到底層賣書和明信片的商店看看。店不大,只有一店長和我,問她城內示威之進展,她熱心講解。她說,經歷這兩個多月,大家都累透了,運動也進入另一階段。問她市民的態度,她先說因她支持運動,肯定有偏見;固然有反對或不關心的人,但就是不上街的,都曾固定地在晚上九時,走出露台,一起敲鐵匙以示支持,不少老人便是如此,整條街一時聲音雷動。荒謬的是,政府見此,竟呼籲人舉報這些敲鐵匙的人,罪名是噪音和滋擾之類,真有人因此被罰款。談了一會,雙腳太累,我就坐在她身旁的樓梯繼續談。商店的天花有兩層高,直通地面,故其他職員也從樓上探頭答話,或提提這位名為Nilay的店長一些英文字眼。

此時,原先在門口做訪問的女子也走下來了,問我關於博物館的問題,例如若然不知道小說,參觀還有意義嗎?我說,不至沒有,但一定少得多。她邊說邊抄,說了幾句,才知道這個叫Pinar的女子,原來不是職員,而是一個博士生,土耳其人,正在意大利讀書,因論文題目研究《純真博物館》,暑假就回來土耳其找資料,這段時間都在收集訪客的意見。說了幾句,又一女子走下來,名為Kiymet,是有份參與整個博物館計劃的藝術家,這幾天碰巧回館做事,高興地說,門口右邊的那個煙頭的展箱,就是她負責的,然後邊拿起店內有售的目錄冊The Innocence of Objects,邊為我講解。

三人和我繼續談,我也說了一些意見,如展箱間或有點重複,連帶也說起,其實來之前三天,才在香港一報章為《純真博物館》寫過文章。她們有點驚訝:“In Hong Kong?” 所以我之後說想為她們拍照時,她們便好奇地問,即是樣子會在香港出現?我也問了些不解之處,例如展品中何以沒有足球,因之前讀The Innocence of Objects時,知道常有小孩把球踢到博物館的後園,帕慕克說開幕時,便把其一放進展箱。

Kiymet即時回答,有啊,還是兩個,隨即翻開目錄冊,三十八號和七十三號兩個展箱便是。真有趣,因我心目中之足球,總是黑白那種,一時沒想起小孩子踢的,常常是橙橙黃黃的小膠波,也印證了何謂視而不見。那是下午二時許,四人都未吃飯,便一起去了就近的餐廳午膳繼續談,提及她們的背景,也說起抗爭的事,包括警察的暴力。之前有幾晚,因示威者從廣場一直向博物館方向逃走,警察追趕過來,她們便要在休館後留下多等個多小時才能離開。

Pinar跟我談起她的論文,說不同意我剛才訪問時說的,因其論文,正欲說明「純真博物館」是個可以完全脫離《純真博物館》而獨立存在的博物館,這個月來尤其有信心,因為有些訪客就算不知道小說,也因展品而讀出了城市的歷史,勾起了個人的回憶,人為了明白面前的東西,總會自製一些框架和敍述,所以反對我說,不知道小說的人會讀到較少東西。我的意見是,小說與博物館雖有各自的生命,但博物館其實不如小說之獨立,因博物館有明確的敍事,如一章章發展之設計,又大量引用小說原文,連帶似懂非懂地說起艾柯(Umberto Eco)一些文學理論。但未及解釋,其餘二人就說,帕慕克不久前才帶同艾柯參觀博物館。我說知道艾柯四月時到過伊斯坦堡與帕慕克對談,可惜網上錄影配了音,是我不懂的意大利文。但看過簡短文字稿,艾柯一貫風趣。

一起步行回去,與Pinar繼續在館外坐着談。臨行前她說,明年輪到帕慕克造訪意大利,跟艾柯對談,尚未向外公佈,但她已確知地點和日期,告訴了我。抄在筆記,有種好像知道秘密的喜悅,但也明知無緣前往。如是者,就過了在土耳其的第一個下午。

五天後,臨離開伊斯坦堡前的周六下午,我又再次從德心廣場開始,沿大街Istikal Caddesi一路走下,見聞又有不同。下回再續。


【下篇】

留在伊斯坦堡的最後一天是星期六,我又到了德心廣場。聞說周末晚上因假期關係,廣場會較熱鬧,警察也更緊張,會封閉部分地鐵站出入口。那天晚上,我將要乘夜車離開伊斯坦堡,故只能在下午到廣場看看。

周末下午,廣場人多,在「共和紀念碑」下賣麵包糠的人也由一個變成了四個。在底下坐了不久,就有人走過來靜靜兜售冒牌的名廠香水。走在繁華大街Istikal Caddesi,每隔幾分鐘就有警車和裝甲車在路中心經過,突然卻聽見遠處的一聲叫喊。

走近看,是三個年輕人,把報紙放在心口的人,在大街中心來回踱步,定時叫喊口號,高亢堅定。看起來像大學生,我走近問其中一人喊的是甚麼。他說,是叫人簽名要求總理埃爾多安(Erdogan)下台,收集簽名的攤位就在前面。我看了看報紙,又問他頭條說的是甚麼,連帶問他,繼續問問題會耽誤他嗎?他說,有更多外國人知道伊斯坦堡的現況也好,並謂他們有三個人派報紙,不要緊,便把我拉到街的一旁聊天。

這男子名叫Goksenin,是位考古學的碩士生。突然記起,便先問他德心廣場的「共和紀念碑」下給塗去的是甚麼?他說其中一句是詩,拿了我的筆記打算抄在上面,但瞄了瞄我在簿上畫的一個葫蘆立體,便笑說:“Ha, so you are drawing the cay.” Cay即茶,讀若搓,能使他認到我畫的東西,多少感到滿足。岔開一筆,旅行回港後,因請雷競璇先生做九龍城書節讀書會嘉賓,他說可討論其實頗有瑕疵的《茶的世界史》一書,便買了來看。書末附有〈茶的詞源考〉一文,說世上用來描述茶的名字可分techachai三類,然後逐一追溯其發展路線。英文的tea屬第一類te,中文的茶屬第二類cha。土耳其文的cay則屬第三類chai,盛行於歐亞大陸中心一帶。學者試圖解釋cha發展成chai之連繫,有說chai就是「茶葉」二字之壓縮,但其說不甚妥;亦有說chai與「齋」有關,看來更牽強。較可信的,則是chai乃受波斯語影響,經蒙古帝國傳遍歐亞大陸,唯後來聽雷先生說,第三類chai之分法實嫌多餘。

Goksenin把詩句抄在我畫的茶杯底下,語出土耳其詩人Turgat Uyar “Yokus Yola”。那晚回旅館上網查翻譯,詩題指的是“The Road Uphill”,頗符合德心廣場高峻的地勢。至於報紙頭條寫的,則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兩個月來,政府不斷誣衊抗爭,謂有幕後黑手在運動背後蠱惑人心,操控群眾。他們這群大學生卻認為,政府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操控傳媒,專橫暴力。問他詳情,他說,政府一直抺黑如高調支持示威的商人Ali Koc,指他煽風點火,因抗爭期間,他曾為示威者供應物資,並容許他們使用他位在廣場附近的酒店之廁所沖身。示威者被警察追捕,又能躲在酒店中。Goksenin笑言,警察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走進大學捉人,卻不可走進酒店。我問,怎麼可能?他說,因那是私人物業,緊接的一句很有意思:“This is Turkey”

“This is Turkey” 來解釋眼前荒謬事物,我在土耳其聽了三次,語氣幾乎一模一樣。第二次,是在小城艾華力(Ayvalik)對出的愛琴海上。船開了不久,跟一土耳其人說了句近乎廢話的寒暄:「這裏水質真好」。怎知他反駁說,內港的水已不怎樣了,然後遙指一小島,說有人竟在那名為Cunda的小島和艾華力之間起了一條馬路,水流為之大受影響。「怎麼可能?」我問。他聳聳肩說:“This is Turkey”。第三次在棉花堡(Pamukkale),在途上偶遇一個滑翔傘教練,有緣跟他從天俯視滿山的白色石灰岩溶洞。有些白如棉花,有些卻已乾涸變色。他說,土耳其人也是這十幾年才懂得保護自然環境,以前不用入場費時,還會有人來燒烤的。「怎麼可能?」他便說:“This is Turkey”

Goksenin說完 “This is Turkey”,繼續說土耳其近幾年之政事民生,尤其不滿於傳媒的封閉。最經典的,自然是警察走進格茲公園清場時,國際的CNN電視台直播警察與示威者之衝突,而土耳其的CNN台卻在播放一齣企鵝紀錄片。Goksenin恐妨土耳其會在世俗化(Secularization)的過程中走上回頭路,才號召市民要求總理下台。說話時,身旁不斷有警察的裝甲車在大街來回巡邏,Goksenin說警察個幾月來就是這樣不斷威嚇市民。簽名運動看來無望,他卻充滿信心。

就在此時,另一位原先在派報紙的女子也走了過來。她名叫Uren,讀土耳其文學,問起她對帕慕克之意見,她有點不以為然,覺得帕慕克立場親美,又支持土耳其攻打敍利亞。我只知道包括帕慕克等七位作家,曾聯署要求聯合國制裁和介入敍利亞,但對事情之認識極少,近日才因生化武器的新聞而稍為關心。說起帕慕克,Goksenin語氣也略鄙夷,說帕慕克對抗爭的立場飄忽,到後段才公開支持示威者。我不清楚帕慕克最初之取態,只讀過他在《紐約客》的一篇聲援文章,態度鮮明;以帕慕克跟土耳其政府的關係,也似無支持他的理由。但三個派報紙的人有兩個被我扯走了,不太自在,為免耽誤就沒追問下去。跟二人道別,再走不久就看到收集簽名的攤位,大字寫着 “Hukumet Istifa”,即“Government to Resign”。那又何止是土耳其人的獨有要求。

沿大街走下,到達歷史悠久的「加拉塔沙雷學校」(Galatasaray Lycee)外之空地,又有另一批警車駐守。附近站着一個老伯,身前身後掛了寫滿字的紙牌。見一年青人細看牌上文字,便問他寫的是甚麼。他解釋,老伯是「阿列維派」(Alevi)的信徒,屬伊斯蘭教中一獨立教派,希望爭取更多自由。這大學生唸政治,跟他邊走邊談,他說起整個抗爭結集了不同議題,壓抑了的要求同時爆發,但前提都是覺得自由正逐步縮減。他對「正義與發展黨」(AKP)愛恨交纏,執政這十一年來,生活確有不少改善,不過發展下去卻充滿隱憂,好像推翻了先前的軍政府,卻慢慢變成另一個軍政府。我結果忘了問他的名字,但他沿路如數家珍地告訴我幾次政變的歷史,亦說起土耳其政府對庫爾德人的鄙視,政要不時公開取笑他們,例如會說,他們本來都是土耳其人,但後來移居山上,不小心“Kurd”一聲誤踏雪堆之中,便成了庫爾德人。跟這大學生分別,我便在傍晚回到旅館。

我沒有以偏概全的意慾,更深知旅途上遇見甚麼人,全是偶然所致,所以遇到有想法又有所關懷的人,總覺得特別慶幸。那些人是沒必要給我遇見的,但沒有他們,我所知道的「純真博物館」和大街就全不一樣。不論是社會運動還是藝術,這幾個人都認真投入其中,對本國的歷史、文化、藝術都有認識,然後以各自的媒介探尋真理,輾轉就把信息傳播到香港的報章上,如同早前在德心廣場靜立和站着讀書的人群,與異邦人相借力相影響。

到達伊斯坦堡時是大清早,雖是夏日,早上還有點清涼。離開則是晚上,跟巴士一起上了輪船,在深宵渡過了靜謐的馬摩拉海(Sea of Marmara)。巴士關了引擎,車上的人都渾渾噩噩地走到船邊,或抽煙、或聊天、或遠望。月亮低懸,海上的月影拉得修長,始知挪威畫家蒙克(Edvard Munch)畫的月光倒影雖然詭異,卻原來相當寫實。如是者,就過了在伊斯坦堡的最後一個晚上。


〈上篇〉:《明報》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下篇〉:《明報》 二一三年九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