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30, 2021

轉載 :劉敏婷〈續進學解〉

                                       圖:劉東傑





 








                                                                            

                              

劉敏婷〈續進學解 〉

【郭梓祺按:二零一七年九月開學,想起剛升中六的劉敏婷寫過一篇〈進學解〉,說她在餐廳做兼職的領悟,幫她投稿《星期日生活》。在這個多變的學期臨完之際,前幾天竟收到她一個長電郵,她現已是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三年級學生,最近緊急回港,是壞事,電郵卻寫得很好,翌日建議她改一改,化而為文來圓滿某些心事。】

果然是任性,最重要的細節如今才願意記起。那時候在餐廳工作,下午都不忙。發現爸爸原來在店外,隔著窗站著,看著我。他習慣雙手放身後,站得直直的。應是站了一些時間,我跟他揮手,他揮揮手示意我不用管他,繼續工作就好,我便繼續。忘記他留下來看了多久,但不知不覺就不見人了。

台灣官方宣布疫情爆發的第一天,收到哥哥訊息,爸可能捱不住。急急腳訂機票、隔離酒店,隔天回港。回港第二天,以父親病危為由向衛生署申請外出,雖不忍說出病危二字,但行政上嘛。準備一些文件、一些聲明,第三天才可去見他。

從尖沙嘴到博愛醫院將近一小時,到場才知只可隔著窗,看他十五分鐘。看著他,初時他看不見我,也知道他虛弱,無時無刻都是休息。我請姑娘進去告訴他細女來了,他知道我要隔離十四天,好像在告訴姑娘不可能,接著姑娘指指我,他花了些力氣緩慢看過來。姑娘指示他可對我揮揮手,爸眼睜睜看著我,眼神的直接幾乎讓我忘記他正帶著虛弱的身軀。我在窗外做出加油手勢,盡力讓他明白,細妹希望他撐住,等細妹隔離後,至少出來可照顧他、在病床旁陪著他。(後來想:真不懂,明明學舞台劇,當時卻給不出更大動作,像兩手,其實可頂在頭上做個大愛心之類,卻只能隱晦在胸前舉起兩手叫他加油。)爸爸沒力,又閉上眼,別過頭。

姑娘離開病房不久,爸左手忽用力想拔掉鼻管。當時雖然心裡不安,但也知他想做甚麼,隨他意願就好。不禁看一下姑娘,想讓她幫忙了解爸怎樣了。姑娘似乎接收到我的求助,轉身進去,爸便停下來。姑娘又出來,告知我十五分鐘已夠,我讓她轉告爸爸,他知道後右手緩慢伸出來,揮動,一點都不像把我掃走。當下不明白,爸爸似乎想叫我進去?他明明沒說話、說不出話,但姑娘卻走出來,說他知道了,跟我說再見。我便離開。

那是他心臟還跳動時。

爸爸五月二十日凌晨,獨自走了。

去台灣讀書三年,第一年暑假恨不得提早回港;後來堆積了一些失落,又碰上疫情,將近年半沒回家。這些日子裡,往往嘗試追究哪裏出錯時,便覺得,是因為身邊沒父母,人幾乎是脫了根,飄浮不定。

我尊重爸爸,每次媽媽說話亂七八糟,天花亂墜,他總在旁一笑,用滿是茶漬的泥造茶杯喝一口生普洱,然後替她翻譯給我聽,順便補充歷史,娓娓道來。但我耐不住性子,通常聽了半句就左耳入右耳出。發現我沒聽,他就點起一根紅雙囍,把煙灰彈到余仁生保嬰丹的鐵盒裏,那鐵盒用了十幾年吧,裏面堆滿啡黑色厚厚的油煙漬。

爸二十歲左右從廣州偷渡來港,每次提起,都滿是心得:橡皮艇,山上走了一日結果翌日又走回原點......甚麼的。當時拼命打地盤工,別人收工,他繼續加班,覺得好賺。打了幾十年,捱出病,他不計較,但有些小事倒嫌麻煩。小時候,在麥當勞用餐,店員少給一包茄汁,他不願去櫃檯問,總要我們去拿。之前一直不懂,如今想起他應是感到彆扭,畢竟是香港先有麥當勞這種連鎖快餐廳。後來有時看他煮蕃茄炒蛋,會加一兩包麥當勞西洋茄汁;粵菜講求底蘊,以前不懂欣賞,不久前與他視訊通話,我在喝奶蓋珍珠奶茶,他仍掛嘴邊:少吃那些外面食物。然後說我臉色不好,要用冰糖煲紅棗,問我台灣買不買得到枸杞。媽媽在附邊附和:「是啊是啊,你臉色蒼白啊,是啊是啊,紅棗好啊⋯⋯」

有次假期後準備回台灣,都收拾好行李,還怕超重。他去廚房,踩上小凳,躡手躡腳打開櫥櫃,最上一層是他珍藏的茶葉,他從中挑了幾包,然後再取一包紅棗,要我拿走,我說我用不完,減走些。他當時其實走幾步路也氣喘,但也幫我提著大行李箱,送我上機場巴士,沿途沒有停下腳步休息。最後看著我上車,瀟灑向我揮揮手。想想,茶葉現在仍原封不動在台灣租屋處的櫃子裏啊。

幾年前問他,覺得自己是廣州人還是香港人,他說:香港人吧,在香港時間都比廣州長了。前陣子問他,覺得最快樂的時光是幾歲,他說:二十歲左右吧。

問他這些問題,都是問自己的。

現在看看日期,才五月二十二日而已。但爸走後漫長的日夜交替裏,有一夜,與哥哥通電,想明白了。那一天,爸知道最小的女兒也趕來,最後的右手,是叫我進去,他想細妹陪著他走。我卻在窗外向他揮手道別。

這個下午,想起寫過一篇〈進學解〉,這幾年我看到爛了,看自己那時候,任性才寫得出這樣的文字。每當受挫時讀,就覺得再也寫不出來;當時祺告知,文章刊登了,星期日,我去樓下7-11買了份《明報》,回家,第一時間交給爸,在他身邊一向嬌縱的我,這行為才不是在孝敬他,回想,比較像表態:「嗱,我威唔威先?」

印象中當時好像只買了一份,隔離後回家找找,如果有多一份,想燒給他。如果只有一份,可能會捨不得,上面有爸的指紋和手汗。當時機緣巧合,有了這一頁紙,這輩子來不及好好報答他,但這真是我送給爸的一份好禮物了。

爸教過我,好的茶葉是趁熱呼呼斟茶時,會有一層霧掛杯,以後唯有這可作一切的答案。

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下午六時二十分 悼念

(哥哥小時看一眼銀紙便可重新描繪一張「仿鈔」。之後便沒再畫畫,如今叫他試試重新起筆,只因爸偶爾提起紙鈔一事,都是用欣賞的口脗。)


《明報.星期日生活》二零二一年五月三十日


附錄

劉敏婷〈進學解〉:http://pilingupthewind.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_3.html


Thursday, May 27, 2021

🌞 文學班(一)及(二)


【update】感謝各位支持,兩班暫時報名人數已滿,之後的會暫列侯補,如前面有朋友沒交學費空出位置,則將電郵告知補上。謝謝。(兩班侯補也已各有幾位,如效果理想,九月後或會開其他班,後會有期。)

🌞 文學班
和朋友提起N年前我在演藝教過的一個文學閱讀課,十幾人每次細讀一篇外國文學作品,效果不錯,覺得可改良再辦。想到或有人對中國文學也有興趣但不知從何入手,多辦一個入門課,題目選了動盪的魏晉南北朝。(請幫手傳畀你覺得會感興趣的朋友,謝!)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十四樓ACO艺鵠書店 (感謝ACO場地支持)

🌞 (一) 魏晉南北朝詩文選讀
古文入門,也會引申到歷史文化,以望對這時代有基本認識。

時間:周一晚,七時至九時
課程大綱:
1. 14 Jun 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曹植〈野田黃雀行〉
2. 21 Jun 曹植〈與楊德祖書〉 
3. 28 Jun 劉劭 《人物志》〈英雄〉
4. 5 Jul  阮籍〈詠懷詩〉選二首、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節錄)
5. 12 Jul  嵇康〈贈秀才入軍〉其十四,向秀〈思舊賦〉
               (ACO獨立書展 暫停兩周)
6. 2 Aug  王羲之〈蘭亭集序〉,兼略論書法之帖與碑
7. 9 Aug  陶潛〈歸去來辭並序〉
8. 16 Aug 陶潛〈飲酒詩〉選三首
9. 23 Aug 《世說新語》:任誕與簡傲
10. 30 Aug《世說新語》:險惡與笑話
形式:背景講解、細讀、討論。

🌞 (二) 歐美經典短篇小說選讀
所選屬歐美文學影響力大的作家或作品,時間横跨一世紀,將對近代歐美短篇有初步認識。

時間:周五晚,七時至九時
課程大網:
1. Jun 18   Kate Chopin “Story of an Hour”
2. Jun 25  James Joyce “Araby”
3. July 2   Franz Kafka “A Country Doctor” & “Before the Law”
4. July 9   Ernest Hemingway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 “The Killers”
                (ACO獨立書展 暫停兩周)
5. July 30  Virginia Woolf “Kew Gardens”
6. Aug 6   William Faulkner “A Rose for Emily”
7. Aug 13  J. L. Borges “Funes the Memorius”
8. Aug 20  Raymond Carver “Why Don’t you Dance”
9. Aug 27  Toni Morrison “Sweetness”
10. Sep 3  Surprise 
形式:背景講解、細讀,文章會讀英文,討論用廣東話。

導師:郭梓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哲學碩士,任教高中中國文學十多年,曾於大專教授歐美文學課,編有《寫嘢》,著有《積風三集》及《無腔曲》等。

費用:每班名額15人,每堂$160(全課程共 $1600), 全日制學生每堂$120(共$1200),不設單堂報名。

報名:https://docs.google.com/.../17ufTc71DOnTJ6mxeQynqbP1.../edit
你將會收到電郵通知,請於三天內轉賬,先到先得,謝謝。

查詢:youlittledragon@gmail.com

Tuesday, May 25, 2021

旁觀他人荼毒青年









                


                                                                            圖:Kensa Hung

幾年前,一個新相識的詩人朋友,叫我在他新出版的詩集作序。我不熟詩,怎配?他屢屢得奬,詩我喜歡,寫一段感想還可,但不會寫到有意思的序,且腦海常有聲音跟自己說「唔識就收嗲啦」,答應是不忠於自己,推辭卻不近人情。最終跟他說出原委,推辭了。回想覺得做得不太好。

前幾天,鹽叔叫我在《人生種種》作序。哲學?同樣的「唔識就收嗲啦」又在腦中響起,但不想再錯一次,就答應。書中文章我大都看了(只因到此刻唯獨未收到鹽叔那篇,他又循例拖延......),但更想寫寫身為旁人,如何近距離見證「好青年荼毒室」整個荼毒青年的過程。

荼毒室的康廷是我多年好友,那時他還未演化成今天風趣幽默的四哥,相反,只眼見他不斷在自我懷疑的漩渦中受折磨。記得那天是在中央圖書館門前,過馬路時他說,和一班哲學系朋友對當時的哲學推廣平台有些不滿,打算自己搞個組織試試看。我心裡覺得渺茫,人家可是拿著人工做的,你們憑興趣可持續多久?但難得他有衝勁做些新嘗試,又找到同道,便沒說出口潑冷水。

從康廷口中一路知道荼毒室近況,也因他間接認識其他成員,起初他們還要每人定期夾錢幫補營運,見步行步。但因文章和訪問,他們漸受注目,有天康廷說,竟有出版社找他們出書,再過不久他又說,竟會上港台做清談節目。然後是進駐富德樓,又出書,再出書,做live,已不如最初小心翼翼怕得罪人,可自如展現個性,豁出去了。再然後,他們有書無法出版,才改為自資,「印八萬本」的玩笑愈滾愈大成為盛事。來日方長,未來似乎還會不斷突破界限自我轉化。

這過程當然不是無風無浪,《逃犯條例》引發的社會運動是底色,海嘯般激昂也海嘯般吞噬。那時荼毒室有一集phone-in節目讓人打上去說心事,絕望與希望,理性與理性的無力,說得激動,豬文突然嚎哭,畫面頗震撼,鹽叔安慰時在旁來回掃他大髀我印象也深。

一直認為他們所以受歡迎,哲學內容固然重要,在紛亂和荒謬中補充了時代所需,以行動證明學問可以這樣老實又有趣地討論,而且關你事,既嚴守「唔識就收嗲」,亦令新朋友「唔識都敢問」,不被望之儼然的詞彙嚇怕(存在主義喎,後現代喎,後設倫理學喎),真正做到推廣,誇張點,甚至是為應如何討論問題立下新標準。但更關鍵的,可能就在那嚎哭與掃大髀展現的真情流露、友誼和聯繫,每人各具面目,卻為共同目的趁青春結隊向前行,在這個容易令人孤絕的境地,簡直有安慰作用。

這過程當然不是沒質疑。《帶本哲學書上街去》出版後,有次散步,康廷就說他其實覺得書寫得不夠理想,卻大賣,暗自恐怕在食人血饅頭。來自外面的質疑也不少,有次在荼毒室與友好圍內的「Growl讀書組」,誰人報告途中,忽傳來一下猛烈拍枱聲,豬文因讀到電話上一個批評而大罵幾分鐘「X你老X!」和吼叫(各位可自行腦補),他剛發現自己又成箭靶了。負責組織和記錄的紫煙亭通常以講題命名該周活動,唯獨那次卻幽默地叫「文之怒」。這讀書組也有意思,各人輪流報告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如頌頌說中國古典文學,黎樂說香港歌詞,豬文和白水偶爾借機磨練他們在博士論文研讀《莊子》的心得(白水是我一位要好舊生的中學同班同學,常忘記他年紀如此之輕)。能參與其中是疫症期間一大樂事,也因此目睹眾人對學問的好奇、討論的赤誠、以及吃飯打波行山說笑的無無聊聊。

荼毒室成員當然不止以上幾位,有些我還未認識,他們十三人今次一起寫出來的《人生種種》,主題涵蓋真愛、性、生育、犧牲、過去、友誼、學習、身分、欲望、執著、死亡、人生意義。這些當然是人生,倒想起約翰連儂(John Lennon)在寫給幼子尚連儂的“Beautiful Boy”中,那兩句抄自《讀者文摘》的歌詞: “Life is what happens to you while you‘re busy making other plans”。幾年來能一路旁觀他們的種種人生和大計、用哲學荼毒或滋潤香港的老中青年,身為朋友,我很榮幸。


《蘋果日報》專欄「無腔曲」2021年5月22日

Sunday, May 9, 2021

安享晚年

 











                                               

開電話,他先看見舊同學群組裡的訊息。玉雯也移民了,年尾去台灣過退休生活,本來接受一切祝福就可以,訊息下半部是反高潮:找人接收老貓,照顧牠最後一程,讓牠安享晚年。

安享晚年,這四字他覺得刺眼,要放棄貓自己才真可安享晚年。這一代人多少有點不負責任,留下手尾便一走了之。誰有能耐收留一隻苟延殘存的貓確保牠可得善終?九成不是另一老人,最終還不是找個天真純情的年輕冤大頭接手。阿彌陀佛,他真做不出。當然,他也不是沒想過走,但離棄十幾年相伴在側的路路,於心何忍。

朋友一年前問他有無興趣移民,他斬釘截鐵答沒有,還說了一些境隨心轉的道理。台灣環境當然適合,但恐怕是另一些借來的時光,半導體產業對各國舉足輕重,這盤冷戰棋局難保不以熱戰告終。他不禁看看香爐上的佛菩薩,感慨世間無淨土。不過近來有人再問,他只打趣說「等路路釘蓋再算」。無可奈何,對老貓的承擔就如對這城市,所謂身土不二……唯有業隨身,他口中喃喃。

很快有同學在群組回覆,恭喜,或安慰玉雯肯定會為貓找到好人家。言下之意是自己幫不了手。不知幾多人跟他有相近的反感。何時真會限制出境?同代朋友哪怕積蓄沒他多的都已走,或許也是時侯放樓,多得有人宣揚移民潮放盤,買家壓價甚狠。一動不如一静,他又看看佛菩薩的臉,似有感通。

路路醒來,要替牠打皮下水,先播些音樂舒緩情緒。黑膠唱盤上放著Papa M的專輯Whatever, Mortal,B Side有首溫馨的Many Splendored Thing,先轉過去。看著路路,最初可是在阿芳聽到車底喵喵叫,硬要拿牠回家。阿芳現在的生活應該還可以吧。走的時候,不知是將路路交給他,還是將他交給路路。針很粗,他看著不忍,但路路沒反抗,老人家始終沒小孩怕打針。

群組陸續有新訊息。都祝福玉雯的新生活,他見阿芳也覆了,沒人提貓,忍不住,他只覆一句「放下自在」,加個合十,夠隱晦,同學們讀到什麼就什麼,免得寫長了阿芳又冷冷回覆「又講佛偈」,令其他同學寂靜半天。不必上心,善修身口意三業,便與世無爭。路路在糧兜吃吃停停,弓起身作嘔又嘔不出來。他抱起搓牠頸,指尖感到順滑毛髮下的喉嚨,多細弱。在等什麼?

“Maybe you'd be better off with another man”,聽這句歌詞,知道已播到下首Glad you’re here with me,他望著路路,多對,畢竟動物不會背叛,慶幸留下來的是路路。但眼看這些皮肉之苦,等待也無甚意義吧。搓著搓著,閃過一個念頭。阿彌陀佛!他有點被嚇怕,放開路路。等貓走的過程可以很漫長,但怎知道貓根本不想苟活、成為負累?R.I.P.加張黑白相,只會收到安慰和更多R.I.P.。路路弓著身仍未嘔出,他再執住牠搓喉嚨,稍稍加力。

南泉斬貓,要用所羅門的劍,當機立斷。但斬得斷煩惱,又能斬斷因果?執著,放下,記起菩薩畏因,凡人畏果,真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路搓,腦海不覺回溯許多生活片段,是路路,是他,從他的眼,從路路的眼,三個坐在梳化聽歌看電視,然後兩個,獨個,空梳化,電視自顧自沙沙播著雪花。窗外陽光灑進,繼續搓,路路仍是路路,沒表示,只是瞳孔漸大——他在貓眼倒映看見自己,也看見佛菩薩。

空氣中餘下香爐飄渺的煙,和縈繞的半首歌:

“I don't mean to judge the man that murders

I don't care to un-sympathise

Though I am neither victim nor killer

I see myself in both of their eyes……”



《蘋果日報》專欄「無腔曲」2021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