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6, 2011

你也不可以是宮本武藏


  星期一回校與學生談起日本地震,說了不久,一位樂天的同學突然問:「你知道井上雄彥生死未卜嗎?」雖然很快證實那只是謠言,但真好,她記得。

  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最出名的作品當然是《男兒當入樽》,但有次用了一堂時間講的,卻是他的《浪客行》。不常看漫畫,只因曾經看見兩個好朋友咬牙切齒地討論《浪客行》而幾至淚下,一邊聽,便一邊在心中牢牢記住了名字,然後等待一個假日下午,獨自到了旺角一間樓上漫畫店,瑟縮在自修室般的枱椅,撇除中間的吃飯時間,連續用了九小時一口氣看完三十二期。其時漫畫尚未終卷,但看不到也是好的,否則半日看完作者前後凡十二年的心血,大概會覺得冒犯,離開時胃痛也一定更加灼熱。

  《浪客行》改編自小說家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背景是日本的戰國時代後期,主角一是又八,一是宮本武藏。二人同年出年,在美作的一條小村內一起長大,同樣希望成為出色的劍客。井上雄彥卻老早點出他們的趨捨異路,乃有最終的殊途同歸。

  年輕時,知道曾對自己有恩的弱者受一眾暴徒所害,宮本武藏是義無反顧地向前衝,希望能及早趕往營救,那怕自己寡不敵眾;跟在後面的又八,雖然害怕自己給遺棄也奮力跑,終於抵達,卻因為怯懦而躲在樹後,不敢挺身與宮本武藏一起抗敵,任憑朋友被人打得頭破血流,只能一直聽著他的叫喊,一直自卑。二人自此分道揚鑣,一邊是宮本武藏劍道修煉之旅,不斷找更厲害的人挑戰,遇強愈強,似乎在人生路上遙遙領先。雖然劍道的智慧寫得用心,但這條線索不算好看,因為這種對人的要求,跡近高山景行,總有點可望而不可即。

      另一邊就不同了。貪生怕死的又八,雖然遠遠落後,卻似乎更有血有肉。自愧不如宮本武藏,又八只能靠他說謊的才華,有時偷呃拐騙,有時冒充著名劍客,苟且蒙混地過活,往往還要給人識破,落荒而逃。同時,又八也從街談巷議得知,宮本武藏再度擊敗強者,劍道又有提升,正步步變成二人期望的一流劍客。

  故事的關鍵,是又八遇上了四處尋訪自己的母親。年邁的母親擔心又八安危,不惜離鄉別井,不遠千里。二人相遇時,又八逼不得已,又騙造了更多謊話來哄騙母親。但最後的醒悟卻正正在於,在這世界,唯有母親不介意他的謊話,又八徹底歉疚:「佐佐木小次郎這個名字是假的,武學證明也是假的,還有,我說自己出人頭地也是假的.......那也是假的,這也是假的,謊話、謊話、謊話、謊話!一個謊話引來另一個謊話, 是謊話地獄!」

  結果,又八決定背著勞碌的母親走回鄉下。濃霧裡,山崖旁邊便是大海,又八被心中泛起那一波一波如浪的質問襲擊:「要不是武藏跟我同年,又在同一條村子出生,我根本沒需要說謊。要不是武藏在我身邊──那樣的話,我便沒有朋友了。老是武藏、武藏,到底我自己的位罝在哪裡呢?」「我怎會這麼軟弱的?這種軟弱,我真想斬開,割斷,棄掉,軟脆把自己也──」又八走到懸崖邊緣,慎重地說:「老媽,夠了,我們一起死去吧.......」天地之間,又八就這樣面對生命的孤注一擲。此時背上幾近失明的母親卻說:「是大海呢。出來旅行,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到大海,我一直想看啊。因為美作是內陸,全靠又八,我才會看到。」

  又八並未一躍而下。鏡頭一轉,他已天天待在鄉下的橋頭說故事,說宮本武藏浪跡天崖的故事;小孩一圈一圈圍著聽,聽他講種種劍術與決鬥。一個小孩忍不住問:「宮本武藏那麼厲害,是不是真的?」又八回答:「我以前可是終日說謊的,說得已經夠多了。其實只說真話,感覺也挺不錯。」天賦的說謊技能,讓又八成了個稱職的說書人,聽故事的人愈來愈多。直到有一天,又八說,今天不講打鬥,因為想起年少時與宮本武藏的一席話,過了這許多年,總算明白了。

      小朋友自然覺得不吸引,一哄而散。唯有一個坐在前頭,呆呆望著又八,直到看見他一邊說一邊忍不住掩面哭起來。結果又八成不了一流劍客,卻成了一流說書人,讓後代都知道宮本武藏這個一流劍客;雖然還是不及宮本武藏勇武,他卻令更多人知道宮本武藏有多勇武。就這樣,又八終於發現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成人之美,成人成己。 

  井上雄彥對小人物的關注,也見於《男兒當入樽》。讀中學時覺得最震撼的,就是漫畫看到最後,才發現一眾主角所屬的湘北原來是那麼不入流。最後幾期,湘北雖然苦戰盟主山王工業,並終以一分勝出,作者卻用兩句旁白交代,湘北因此戰元氣大傷,最終在第三回合比賽慘敗於愛和學院,離全國高校冠軍的路程尚遠。除了流川楓可以加入日本青年軍,其餘一集一集成長進步的角色,在全國的水平而言,原來都不算出眾。他們誰都不是,卻成了井上雄彥最關心的對象。

  在許多「你也可以是」的便宜勵志裡頭,井上雄彥卻告訴我們,任他們再努力,又八也不可以是宮本武藏,湘北也沒拿到冠軍。這不是認命。這也不要緊。能夠拿出勇氣面對限制,找尋屬於自己的位置,或許也是一種安身立命。看井上雄彥為地震災民而畫的幾十幅名為〈微笑〉的肖像,以及他與菅野洋子合作的短片,我又看見了那種對人的真切關懷,很想知道臉孔背後各有甚麼故事。這都是我在這段荒亂的日子裡頭,看過覺得最溫暖祥和的事情。



《明報》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